第(2/3)页 虽然没有明示,但也跟对着孟达贴脸开大没啥区别了。 刘封记得很清楚,孟达当时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不仅对申耽有恼意,对刘封的恼意也不小。 就我孟达是恶人就你刘封是好人? 由于申耽是刘封来了才投降,这取上庸和西城的功劳自然就落在了刘封头上。 因此刘备在得到上庸的捷报后,先拜申耽为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封员乡侯,后拜申耽弟申仪为建信将军、领西城太守,最后迁刘封为副军将军。 很多蜀黑喜欢用阴谋论来臆测刘备和刘封的父子情谊。 而实际上。 刘备对刘封是非常宠溺的,宠溺到了即便立了刘禅为王世子也不肯取缔刘封的“副军”职务。 “副军”的职务含权量有多大? 用孟达的话来讲: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 进一步讲:即便是有假节钺的关羽也号令不了刘封。 按理说。 立刘禅为王世子后,刘备就应该取缔“副军”,避免引起刘封及群臣误会。 偏偏刘备觉得亏欠了刘封,不仅不取缔,还趁着刘封上庸立功的机会将刘封的副军中郎将迁为副军将军,让刘封坐镇上庸。 刘备的本意就是:既然我不能让养子当嗣子,那就得给养子一个新的平台,今后立了功劳也能封侯拜将,位极人臣。 而事实也是如此。 以刘禅的性格,只要刘封不犯蠢,今后地位必然会跟曹魏的曹真相同。 刘封升了。 申耽封侯拜将了。 申耽的弟弟申仪拜将了。 被孟达留在宜都的偏将樊友也升任宜都太守。 就连房陵太守也是由房陵豪族邓辅出任。 孟达的问题就来了。 原宜都太守、统兵四千的孟达,不仅没升官还丢了宜都太守更要受刘封节制。 孟达气得肺都快炸了。 刘备的解释是上庸太小留孟达另有大用,先积累功劳今后再升迁,又赐“鼓吹”仪仗给孟达以示器重之意,希望孟达能暂时在上庸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封。 按照汉制,“鼓吹”仪仗只有统率万人以上的将军才有资格,以孟达目前的身份是没资格拥有“鼓吹”仪仗的。 可孟达也不傻。 汉中太守是魏延,襄阳太守是关羽。 除了上庸,还能去何处被“大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