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等劳累三日才抵达房陵,还没来得及修整又要被派去修工事,牛马也不是这么使唤的。我等不服。” “我等受辱事小,将军受辱事大,明日我等一起去见副军将军,定要为将军讨个公道。” “这工事谁爱修谁修,反正我不去修。” “......” 听着众军校怨念的声音,孟达心中颇有得意。 这军中军校,还是向着我的。 只是表面上,孟达却是佯装恼怒且厉声呵斥:“我只是个军中偏将,岂能违背副军将军的军令?” “我明日尚且要去修工事,更遑论尔等?尔等如此埋怨,是要陷我于不义吗?” “休得再胡言!” 众军校见孟达不肯带头又拂袖而走,心中更是气恼。 到了夜晚。 由于邓辅在城中划出来的营地中积水颇多,众军校又带着众军士花了不少时间去清理积水。 累得众军校一个个叫苦不已,营中军士也是怨声道载。 而在另一处营地。 申淑端来热水给刘封泡脚,又挽起袖子给刘封揉肩捶背,刘封则是闭着眼睛享受申淑的按摩。 孟达军营中闹哄哄的怨声,早有人汇报给刘封。 “将军就不担心吗?”淑姬轻声询问。 刘封淡然一笑:“一群被骄纵惯了的新兵,即便满营怨声也没有担心的必要。” 在刘封眼中,孟达这四千兵跟新兵没什么区别。 没经历过生死恶战的兵,即便入了行伍多年也称不上老兵,怨言再大也只敢停留在嘴上。 原本刘封是没打算让孟达这四千兵明日就去修工事的。 刘封虽然称不上爱兵如子,但也不会对军士严苛到当牛马使。 奈何孟达这四千军士的战斗素养实在是太差! 孟达为了养军心,平日里对这四千军士骄纵过甚,对军士的约束也颇为松弛。 这跟孟达久在蜀地养成的习惯有关。 刘焉刘璋父子治理蜀地时,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从豪强到官僚,均是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君臣之道,也逐渐被破坏。 刘备入川后,诸葛亮就开始力行法治,训章明法,劝善黜恶,取商鞅之法的公平客观法理,又结合儒家仁义教化,推行《蜀科》。 刘封入川八年,对《蜀科》深有体会。 在觉醒记忆后,对诸葛亮的“以法治蜀”的理念也倍加推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