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人皆惊。 校尉寇安国忍不住问道:“将军既然能预料到孙权会偷袭江陵城,为何不提前派人通知前将军和南郡的糜太守?” 刘封轻轻摇头:“人在骄矜之时,是听不进良言的。” “更何况我跟前将军和糜太守的关系,也还远远达不到我一个猜测他们就能听信的程度。” “寇校尉,我现在给你一个军务,你挑选非荆州籍或家眷不在荆州的精锐百人,明日跟前将军主簿廖化同往江陵城。” “你的任务只有一个:一旦江陵有失,务必要护送前将军家眷出城,撤退路线首选临沮,如若不能抵达临沮,自可临机应变。” “你虽然只是寇氏一族的私生子不为寇氏所认,但在我眼中,你比你那不负责任的父兄叔弟更有先祖罗侯之风,能否越众子而再现罗侯寇氏之名,就看你在江陵的表现了。” 论血脉,寇安国是刘封的从弟。 但寇安国却只是寇氏某人一场风流事后的私生子,属于那种上门认亲都被撵走的“卑贱之人”,就连名字都不配取单字。 刘封久随刘备,三观没有受到摧残,不忍从弟流落在外故而将其带在身边,又常以霍去病的出身鼓励寇安国。 寇安国因此发愤图强,跟着刘封参与入川之战和汉中之战,每战必先,纯靠军功晋升为校尉。 刘封将保护关羽家眷的任务交给寇安国,除了想让寇安国立功外,也是看重寇安国的悍勇。 虽然不止一次听刘封说“越众子而再现罗侯寇氏之名”,但今日再次听到这句话,寇安国依旧激动不已。 寇氏子弟虽然不算多,但跟寇安国同辈的也有六十余人。 而在已经当了汉中王养子的刘封眼中,这六十余寇氏子弟中能再现罗侯寇氏之名的,竟只有寇安国这个寇氏没人在意的私生子。 这让寇安国如何能不激动? 刘封的肯定和信任,让寇安国当场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寇安国不怕死。 寇安国怕的是毫无价值的死。 “末尉谨遵将军之命,即便我死了,也定会护住前将军的家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