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关羽这是发自内心的嘲笑。 为防走漏消息。 关羽在烽火台区域,不仅选择了夜间行军,还谨慎的先派遣小船查探。 结果让关羽颇为意外。 沿江烽火台竟无一个吴兵驻守,关羽一路畅通无阻的抵达了公安城附近的水域! 在关羽看来:有烽火台当耳目而不用,等于自剜耳目。 董恢亦是笑道:“诸葛瑾不谙军务,应是嫌烽火台浪费军力,故不设防;君侯反道袭公安,又非常人能预料,诸葛瑾今夜难敌君侯虎威。” 左右将校皆笑。 若取了公安,江陵还会远吗? 对众将校而言,夺回公安和江陵,不仅仅是驱逐吴寇,还是获得前程的大好机会。 自樊城撤兵时,关平带了军中五十余将校前往房陵。 那五十余将校,都是军中老人,只等襄樊战事结束,升官的能升官,得赏的能得赏。 结果。 孙权忽然跑来偷袭荆州。 大胜变大败。 自关羽往下,三军无功,俱要受罚。 那五十余将校又因家小在江陵城而不敢回江陵与孙权死战,跟着关平去了房陵。 关羽也因此重新提拔了五十余个校尉军侯协助统兵。 这次提拔,是先授假位再论功。 简而言之:这五十余假校尉假军侯若能立下足够的军功,不仅能转正还能更进一步;反之,该降职就得降职。 俗话说:见识了高山的巍峨后,就不会留恋丘陵的风景。 对于这五十余假校尉假军侯而言,谁也不想战后又被降职。 事关前程,谁也不愿意放弃。 一假校尉出列请命:“君侯,末尉岳举愿请为先锋。” 话音刚落。 又有三个假校尉出列:“君侯,末尉杨兴(严成)(何元)愿请为先锋。” 关羽抚髯而笑:“都不用急。要破公安城,需灭诸葛瑾在公安津口部署的水军。故而此战,需尽全力。” 当即。 关羽令假校尉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罗延、余化六人各引一千水军,强攻公安津口。 关羽则将剩余的战船和三千余兵马藏在后方,用于应变。 一应部署。 皆是按照全力以赴的规格来部署的。 小觑归小觑,关羽不会因为小觑诸葛瑾的个人能力就小觑公安城的防御。 公安城是关羽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城,一应设施相当完善。 若是正面强攻,即便守城的是不善军务的诸葛瑾,关羽也不敢自诩能在一个月内破城。 故而。 关羽要先灭掉公安津口的吴兵水军,一者削弱公安城的守备力量,二者也是为了震慑城内的官吏军民。 关羽不信这公安城内的官吏军民,都会对孙权尽忠效死。 只要震慑力足够强,就一定会有人主动当内应。 公安津口。 数十战船章法有序的泊靠在岸边。 津口大营,灯火通明。 巡逻的军卒,一个个提心吊胆,似乎在防备什么。 大船上,亦有军卒在紧张的巡逻。 自刘封斩杀韩当夺船渡江,已有十余日。 这十余日里,公安津口的吴兵时常受到刘封水军的侵扰。 或是白日直接来攻,或是夜间跑来奇袭。 有时候打得正火热,刘封水军忽然鸣金收兵,然后两三日不见踪影,再见时又是半夜,直接在公安津口放了几条满载芦苇油料的渔船,将公安津口的吴兵吓得不轻。 如此侵扰,烦不甚烦。 公安津口的主将、孙权的族子、武卫都尉孙桓,这个有小孙策之称的孙氏小将,更是被侵扰得黑眼圈都生了好几层。 由于全琮引兵去陆口时,又从公安津口借走了不少战船,这让孙桓在战船数量上也无优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