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殿内。 孙权静坐闭目。 侍立在一旁的谷利,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而在孙权对面。 陆逊作揖而立,不卑不亢。 良久。 孙权徐徐睁开双目,语气也多了三分寒意:“伯言,你可知,刘封已将曹休生擒?” 陆逊不假思索,语气温和:“回至尊,我也是刚得到消息。” 孙权又问:“那你可知,刘封没有出兵平春之意,反而让徐盛和丁奉引了柴桑水军入濡须口,欲令孤发兵合肥?” 陆逊温和依旧:“此乃夺取合肥的天赐良机,恭喜至尊!” “呵——”孙权见陆逊在这装傻充愣,忍不住冷呵:“伯言,在孤面前,你还要藏着掖着吗?刘封此举,是想要夺取孤的兵权!” 孙权直接一拍桌子,吓得一旁的谷利整个身子都变得僵硬了。 如此直接了当的话,并未让陆逊有所动容。 陆逊的语气同样的温和:“兵权交割,本就是至尊初时所愿,何来夺取一说?” 言下之意:当初谈的条件就是和平让渡权力,既然让渡权力,自然就包括兵权。 孙权顿感气闷:“伯言,你到底是谁的女婿?” 帮亲不帮理不懂吗? 孙权不相信陆逊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然而陆逊却是一本正经的回答,这令孙权很是恼火。 最气的莫过于:当你大谈特谈的时候,对方在一本正经的装傻,然后反过来质疑你今日为什么要犯傻。 陆逊不懂吗? 不。 陆逊懂。 能甘心给孙权当侄女婿的陆逊,又岂会连孙权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 然而。 看出来了,未必就得说出来。 陆逊,不愿意说得太明白了。 有个台阶,就好好的下。 何必没事,还要再生事。 故而。 面对孙权的质问,陆逊的语气没有半分的起伏,依旧是气死人不偿命的“温和”:“至尊,我乃吴郡孙氏的女婿。” 见陆逊仍旧在装傻充愣,孙权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拍案而起:“陆伯言!孤自问待你不薄,你真要置孤于绝境吗?” 孙权只感觉内心在滴血。 自陆逊献策自囚于地牢后,孙权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了。 尤其是。 当孙权连替陆逊求情的张昭都拒之门外后,江东的名士开始躲着孙权了。 就连诸葛瑾都闭门不出了。 孙权那个气啊。 孤这是用计! 这是配合陆逊用苦肉计!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年周瑜黄盖就是这般用计的。 周瑜用计能被众人拥戴,孤用计就被众人疏远? 孙权不知的是。 刚开始的时候,这群江东的名士可能真没看懂孙权的用意,可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察出不对劲了。 之所以选择疏远孙权,并非众人不懂,而是众人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孙权划清立场。 若直接支持刘封背叛孙权,名声上终归不好听;可借着孙权将陆逊下狱这事,那就是“权不听”。 至于苦肉计? 孙权说是苦肉计,就是苦肉计吗? 分明是陆逊为了让江东避免战火,为了给江东士族一个崭新未来,不惜背负骂名,以一人之污名换众人之清名。 舆论掌握在士族手中,替谁辩经自然也是由士族来决定。 刘封入江东对江东士族有利,那么自有大儒为刘封辩经。 至于孙权。 大汉自古有规矩:非刘姓不得称王。 既然江东没有王,自然就没有臣子。 只要道理说得通,谁还在乎孙权的想法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