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章 釜底抽薪,诛王振九族-《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


    第(2/3)页

    在满朝大臣看来,王振乃是阉党魁首,皇宫里的太监都是他的子子孙孙,虽然不是亲生的。

    除此之外,朝中也有王振的党羽。

    他们原本是想让郕王当枪,结果郕王没来。

    郕王没来也没关系,襄王监国也一样,他不可能跟所有大臣对着干,这把枪他不当也得当。

    他们早已把目光盯在王振亲眷王长,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锦衣卫同知毛贵身上。

    右都御史陈镒气得发抖,他早就准备好了奏折,只等襄王把重要的事情知晓安排,就是他当庭上奏的时候。

    然后襄王阻止的时候其他人就会动手打死王长、马顺和毛贵,给襄王一个下马威。

    结果襄王釜底抽薪,他们的准备白费了。

    “王振顷危国家,陷皇上于险地,是为国贼,殿下诛王振九族,军民之心得安。

    殿下英明,臣遵旨!”

    周忱站出来拍马屁,他不知道右都御史陈镒等人的计划,也没人跟他说。

    毕竟他只是一个地方巡抚,打退也先后要回江南的。

    襄王让他做户部尚书肯定不仅仅是看重他的才能。

    更主要的是,襄王在朝堂上需要人支持他。

    他的靠山杨荣已经死了,现在他要抓住襄王这个新的靠山。

    王直等人肯定有人选,周忱可以肯定这户部尚书人选肯定不是他。

    “殿下,臣听闻王振贪财,家中钱财地产无数。

    殿下此举不仅诛杀国贼,还可以补充国库,让国库有更多的钱粮抗敌。”

    周忱继续称赞,他就久在江南,朝中没有根基,京城虽然有了数百万石粮食,但钱财却未知。

    抄了王振家产,户部的钱财就会宽裕一些了。

    “殿下英明,臣遵旨!”

    于谦见周忱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赶紧站出来领旨。

    襄王直接让他做兵部尚书,省去了吏部和其他大臣的推荐,他得记襄王的好。

    要不然,他就是不懂感恩了。

    右都御史陈镒他们的事,于谦是准备旁观的,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殿下英明,臣遵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