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中的这些大臣,皇上没办法重用,因而他们都不是皇上的人。 很多都是宣德帝和正统帝的人,只有周忱是宁宁帝的人。 至于胡濙和陈循这些老臣,不明着为难皇上就已经不错了。 眼下,皇上刚登基,大臣们都很给面子,可到明年,景泰元年的时候,大臣们的掣肘就会来了。 正统帝真的是能力不行吗? 不是的,是大臣们掣肘太多,而正统帝又太急于证明自己。 成敬在想,当初御驾亲征的若是换成皇上,估计被擒的就是也先了。 皇上并不是听不见意见的人,虽然也比较倚重自己,但不是什么事情都安排自己去办。 明面的事情都是他去搞,暗地里的事情都是舒良去搞。 否则,皇上不可能知晓天下的动态。 在淮安的时候,郕王府长吏几乎是个摆设,重要的事情皇上都是安排他去办。 来了京城,皇上让他跟着兴安在司礼监学习,这是对他的信赖。 服侍皇上的还是王诚,但宫里的重要部门,皇上没有交给王诚。 东厂已经交给了舒良,锦衣卫还是原来的人,御马监的人也没换。 不是皇上不想换,而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 “成敬,你觉得朝中大臣,有多少是朕可用的?” 这个问题,其实朱祁钰已经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听成敬的人。 成敬是朱瞻基安插在他身边的人,也跟朱祁镇没什么关系,不然这几年他也不敢用成敬。 没受汉王牵连之前,成敬也是个进士,文采了得。 “回皇上,目前仅有杨大人一人!” 成敬看得很明白,除了杨理,没有一个是对皇上百分百听从的。 杨理是被皇上看中,从知府位置上直接提上来的。 正常来说,应该先提到布政使司历练几年。 历练得差不多了再调入京中比较稳妥,因为这样的资历才够。 现在的杨理,资历不够,朝中这些大臣根本不会把他当回事。 “你对朕让马谅担任漕运总督一职怎么看?” 朱祁钰继续问,实际上应该调马谅入朝,但马谅的资历还是不够。 “回皇上,奴婢不敢妄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