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法庭之外-《大艺术家》


    第(2/3)页

    而在诽谤罪定罪条件中,必须要能够证明“经济或名誉损失”。

    经济或名誉损失自然不能空口无凭,例如某人造谣说当事人有传染病或不良嗜好,使当事人失去了一个年收入为十万美元的工作职位,那么当事人就有了告他诽谤的真凭实据。为了要证明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个人收入:为了要证明自己的精神损失,可能要公开当事人的医药费用,等等。如果不想公开,或者拿不出真凭实据,就最好不要轻易告人诽谤,否则就是白huā精力、时间和律师费。

    而名人,恰巧无法出示这方面的真凭实据。因为作为公众人物,本来就是处于镁光灯之下的职业,加诸在其身上的“诽谤”大多都只是娱乐效果之一,制造的伤害根本无法取证。比如说公众人物提出证据说,因为诽谤自己丢失了一个面试机会“面试机会”这样虚拟的东西是不能作为证据提交的。所以,公众人物要用诽谤对抗媒体,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如果是超级大公司,表明了公司追究责任的决心之后,对于诽谤事件的处理,一般还是会放松态度的,毕竟和媒体打好交道、换取利益,才是大公司掌舵人明智的做法。但十一工作室,准确的说是埃文一贝尔,媒体实在不清楚这个个xìng十足的少年会做出些什么,就算明知道媒体诽谤的罪名无法取证,也许他也还是会和七十六家媒体奄死网破、不死不休在法庭上闹,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于是,当埃文贝尔状告海蒂一méng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案件在法庭正式开庭时,法庭门前的〖广〗场就被一百多家媒体占据了,那七十六家被起诉的媒体自然全部抵达了现场。

    谁都知道,海蒂一méng哥马利、克雷格库克的案件审理完毕之后,就轮到媒体们了。所以,大家对于这次案件的结局,以及十一工作室的立场都十分瞩目。

    意外的是,海蒂一méng哥马利、克雷格库克和埃文一贝尔三个人居然都出现在了法庭,原本媒体还猜测说,现在声名狼藉、人人喊打的海蒂一méng哥马利、克雷格库克两个人会委托律师出席,不想两个人居然就直接出现了。

    记者们会顾忌埃文一贝尔,但却不会顾忌海蒂一méng哥马利和克雷格一库克,闪光灯就如同一桶银sè的水一般往两个人身上泼了过去,刹那之间就让白昼失去光彩,强光抢占了所有人的视线。两个人低头在记者群中穿行,走到门口的台阶时,两个人停下了脚步转过身,似乎准备说些什么,但记者们却一窝蜂涌了上来,无数只话筒伸了过来。

    “méng哥马利,对于你欺骗了所有人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库克,你策划…了这次事件,环球音乐声明将永远封杀你,是真的吗?”

    m匕的声音将两个人刹那间就吞没了,克雷格一库克只犹豫了一下,就转身走上了台阶。海蒂一méng哥马利似乎还有些不甘心,但看到眼前这凶狠的架势,也不由退缩了,转身快步跟上了克雷格库克的步伐。

    当埃文一贝尔出现时,现场所有的吵闹全部消失,记者们居然同时陷入了沉默,一片鸦雀无声,只有快门的声音在冷清地响起。说来十分搞笑,媒体对于埃文一贝尔,似乎有些愧疚,有些害怕,又有些敬畏的模样。也许,在这一刻,媒体们的确是意识到了,他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伤害到了埃文一贝尔。但这种情绪不会持续太久,媒体最擅长的,莫过于在伤口上撤盐、旧事重提、还有选择xìng遗忘,他们终究还是会再次围堵埃文一贝尔、再次为了新闻利益而追逐埃文一贝尔。

    不管后来如何,在此时此刻,现场的安静却透lù着一种诡异,至少埃文一贝尔的强大气场,是震慑了全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