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 华人骄傲-《大艺术家》
第(2/3)页
电话另一端是泰迪-贝尔的声音,他最近一直都在洛杉矶,“豪斯医生”已经投入了拍摄,他根本抽不出身回来纽约。“没有,他就说希望见一见你。”安-李g-li,就是李安。如今的李安,早在1995年就有大名鼎鼎的“理智与情感”,随后又有享誉全球的“冰风暴”、“卧虎藏龙”,去年的“绿巨人浩克”虽然败走麦城,但也是名气响亮的大导演了。
所以泰迪-贝尔接到李安的电话之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弟弟。而且奇怪的是,李安似乎不是有什么剧本在筹备,也不是想找埃文-贝尔演戏的,反倒更像是单纯想认识埃文-贝尔一下。
埃文-贝尔隐约揣测,应该是和“断背山”有关。不过,他一直都没有主动去联系李安,万万没有想到李安会主动联系他。之前埃文-贝尔还在想,也许只能通过导演工会去联系李安了,因为现在没有了大卫-格林布拉特,如果埃文-贝尔想要认识李安,甚至把“断背山”的剧本递交到李安手,势必要通过巴里-梅耶这样的大公司领导人,那就是欠人情了。埃文-贝尔觉得,也许直接通过导演工会是一个更好的办法。但现在,李安却主动出现了,所以他自然没有拒绝的必要。
李安也居住在纽约,所以在得到确认之后,第二天他就和埃文-贝尔见到面了,两个人的见面选择在了格林威治村。
每次来格林威治村,总是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街头哥特风打扮的青少年就多了不少,可以说,凯瑟琳-贝尔今年在巴黎时装周对哥特风的着重势必有部分功劳的。当然,格林威治村本来就是个性人士的天堂,这里从来都不缺乏标新立异的艺术,街头那个拿着苏格兰风笛、穿着苏格兰传统格纹短裙的中年男子,就成为了街头一景,吸引了不少目光。
同时,格林威治村也是曼哈顿著名的同性恋聚集区域之一,在这里有好几家酒就是同性恋酒,在这个特立独行的村子里,同性恋着实算不什么,至少比刚刚走过去那个刺青男和穿环女好了不少。那个男人把自己全身下都用刺青填满了,包括整张脸和剃光头发的脑袋,差不多就算是用刺青制作了一件衣服;那个女人则是穿环的爱好者,眼睛可以看到的地方,眼睛、鼻子、下巴、嘴唇、脸颊、耳朵全部都穿了银环,她就好像是一个移动的首饰架,让人有种前询问“这个耳环多少钱”的冲动。
埃文-贝尔现在所在的咖啡屋就是一个木板搭成的屋子,简陋地好像随时都要塌翻了一般,里面的布置完完全全让人感觉像是来到了树林里猎人的小木屋,如果再来一个带着红色帽子的年轻女孩,那就再完美不过了。屋子里坐着几个吉普赛人,正在窃窃私语,埃文-贝尔猜测他们应该是在讨论昨天晚偷来的东西如何分赃。台里那个把头发染成血红色,然后剪了一个莫西干头的女孩酒保,百无聊赖地在洗着咖啡杯,来这里喝“咖啡”的人应该不多,更多是晚过来这里享受狂欢时刻。埃文-贝尔进来之前看了看门口,这里是一个摇滚爱好者的聚集地,估计晚的时候就会热闹许多了。
李安一走进屋子里,埃文-贝尔就看到他了,因为这里的空间实在算不太过宽广,李安脸的表情愣了愣,显然是因为周围光怪陆离的景象吃惊了。埃文-贝尔知道,李安其实成长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里,这让李安的骨子里延续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保守、含蓄和温馨;之后他又到纽约大学进修,使得他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早在1993年他就拍摄了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喜宴”,不过那部电影更多是在探讨不同名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
所以,李安刚刚进来时略微吃惊,但很快就泰然处之了,在纽约这座大熔炉的环境之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对层出不穷的怪事视而不见,甚至是接受理解。
“下午好,李安先生。”埃文-贝尔用最标准的到,脸还带着温和的笑容。早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之,埃文-贝尔会、德语和法语的新闻就广为所知了,算不得稀奇之事。
李安也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握住了埃文-贝尔伸出来的右手,“很高兴见到你,贝尔先生。”这一句也。能够在纽约碰到一个会的白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在中国,要碰到热爱中华文化的白人可不是常有的事,这让李安脸的笑容不由深了一些。“贝尔先生对中华文化感兴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