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3 一个焦点-《大艺术家》


    第(2/3)页

    走到货架前,视线立刻就被一片娇艳的红色所占据,拿起“三”这张专辑,那种视觉的冲击迎面而来。下方是一片黑色的火焰海洋,火海之中有一束火红色的罂粟花飘浮而起,周围熊熊燃烧的火舌正在试图将这朵花吞没,花骨朵四周的花瓣已经燃烧成为灰烬,在空气中飘动,残余的花瓣下端也已经被侵蚀成为了黑色,只有上半部分还是黯淡的红色,在花蕊正中央,那残留的红色宛若血液一样鲜艳欲滴,在那如同地狱般的火焰中妖异生长。在火海上空,罂粟花两侧分别写着专辑的名称“三”和“埃文-贝尔”的字样。

    不同于之前两张专辑的风格,这一次“三”从封面上就可以看出浓重的黑暗风,那种肆意狂放的张扬在视线之内张牙舞爪,彷佛下一刻自己就会被那片无边无际的黑色火海所吞没一般。可是只要看到“埃文-贝尔”,以及旁边那一行“十一出品”的字样,就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渴望,将专辑牢牢握在手里,舍得不得放手。因为这一行字,似乎就意味着质量的保证,意味着音乐世界的惬意徜徉。

    翻开封底,黑色火海将整个页面都吞没了,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留了下来,暗红色的模糊柔化边缘勾勒出一个形状,仔细打量之后就会发现那是一个骷髅头的模样。其精致细腻的风格,果然是延续了封面的黑暗风,也延续了埃文-贝尔专辑一贯的风格,让人爱不释手。

    在封底上,专辑歌曲清单依次排开,“花样年华”、“旧爱已死(your. ex-lover. is. dead)”、“催化剂(the. catalyst)”、“嘿,生命女孩(he

    soul. sister)”、“如此美丽(you’re. beautiful)”、“只有今晚(only. tonight)”、“事实-虚构(fact-fiction)”、“船舶夜行(ships. in. the. night)”、“就是如此(it. is. hat. it. is)”、“永不放弃(i. on’t. give. up)”。

    十首歌之中,“催化剂”和林肯公园一起合作,已经面世;“永不放弃”作为“恋恋笔记本”的主题曲也已经与观众见面。“催化剂”在去年暑假发行的时候,就取得了惊人的销量,并且成功拿下了公告牌的单曲冠军;“永不放弃”伴随着“恋恋笔记本”的热映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首歌所带来的感动让无数人动容。

    不过这一次,埃文-贝尔没有选择“永不放弃”作为主打单曲和“三”一起发行,他选择了风格多变张扬的“花样年华”作为首波主打曲,这着实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

    “一”是一张摇滚专辑,“二”则被划分为流行专辑,这一次的“三”的专辑主体风格却又偏向了节奏蓝调:近年大热、却被称为俗套毫无新意的节奏蓝调,简而言之,也就是最主流最商业化的音乐风格。媒体都以为,埃文-贝尔终于告别了独立音乐人的桀骜个性,但当专辑出来之后,大家发现,自己又再次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谁说节奏蓝调就商业了?谁说节奏蓝调就俗套老土、没有新意了?谁说节奏蓝调就只能有一种模式了?

    “三”之中的“花样年华”、“催化剂”属于摇滚曲风,其余八首歌都可以算作节奏蓝调曲风,但是如果一首一首去听,就会发现埃文-贝尔从来不会将自己局限在一个风格之中。“旧爱已死”是古典乐和流行、节奏蓝调的结合,风格诡异却让人爱不释手;“嘿,生命女孩”、“永不放弃”、“就是如此”都是乡村、流行、摇滚的融合,加上了一点点节奏蓝调的感觉而已;至于“事实-虚构”则是灵魂乐、流行、节奏蓝调的新尝试。准确来说,就算是“如此美丽”、“只有今晚”、“船舶夜行”这三首比较正宗的节奏蓝调曲风,埃文-贝尔在编曲和演唱方式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让人耳目一新。

    这的确是一张节奏蓝调风格的专辑,但却没有人能够说出这是节奏蓝调的哪一种流派,2002年,艾丽西亚-凯斯横空出世,她的音乐就是融合了节奏蓝调、爵士、嘻哈,对传统的灵魂乐做出改革,展现了属于“艾莉西卡-凯斯”式的风格。

    埃文-贝尔的风格自成一派,大家早就知道了,可这一次,埃文-贝尔让大家都意识到,即使是“商业的节奏蓝调”,他一样可以打上专属埃文-贝尔独一无二的标签。你可以说埃文-贝尔终于走进主流,但他的个性却从来没有人能够模仿或者追随。一曲“花样年华”、一曲“旧爱已死”,就已经足够让媒体哑口无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