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再遇极限-《大艺术家》


    第(2/3)页

    以上话语是李安对于埃文-贝尔的表演要求。一方面,恩尼斯这个角色要求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几乎是一副僵尸脸,而他说话的次数不仅少,每次说话字数又少,还要求语调平板,这几乎就局限了埃文-贝尔整个发挥余地。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几乎要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傻子的角色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恩尼斯说话的节奏、眼神的飘忽和闪烁,还有那僵尸脸上表情每一次细微的变化,都必须能够准备将他内心的翻滚表达出来……于是,埃文-贝尔顿时卡住了。

    表面平静,内心翻滚,就好像鸭子划水,水面上的平静是无法让人看到水下的繁忙,但是鸭子继续前行、转向的画面却又清晰地让人知道它呈现出来的效果。这就是恩尼斯这个角色的要求。

    “断背山”的剧本是埃文-贝尔写的,原本一个短篇,几乎是埃文-贝尔完全塑造起来的,其中关于露琳、艾玛等几个角色在之中只有寥寥几句话而已,全部都是依靠埃文-贝尔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一点一点塑造起来的。所以,就对恩尼斯这个角色的理解上,埃文-贝尔绝对到位,丝毫不逊于李安。

    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当初会接下恩尼斯这个角色就是为了自我挑战,他显得能力绝对能够演绎好这个角色,他知道应该如何去呈现,也知道角色的精髓在哪里,李安每次说的东西他的脑袋都十分清楚。但问题就在于,他找不到节奏!

    这就好像当初在拍摄“改编剧本”时的状况,埃文-贝尔需要一个突破口,需要一个点去捋顺自己的思绪,把表演的节奏重新掌握到手中。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节奏依旧在印度洋的某个角落,埃文-贝尔似乎遗落在了迪拜。“埃文!你到底在干什么!”李安的声音并不严厉,也没有太多负面情绪,不过他对于表演的高要求却一点都不会放松。

    由于埃文-贝尔状态迟迟不对劲,拍摄进度自然是慢了下来,虽然他最终还是能够完美地完成每一场戏,只是需要的时间成倍增长,往往一场一天就能拍好的戏,埃文-贝尔却需要三天来找状态,这对于剧组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原本预计九月份就要开始投入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等人的戏份拍摄了,但现在看来,还需要再等等。

    埃文-贝尔恼怒地挥了挥手,“给我两分钟。”不同于上次面临极限挑战时的压力和刺激,这一次埃文-贝尔更多是对自己的失望,还有烦躁,当然,迎接挑战的兴奋也依旧存在,只是他知道,如果面临瓶颈不取得突破,那么未来也就这样了。而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他就是想不断挑战自己,他可不会让自己“就这样了”。

    其实对于埃文-贝尔来说,他知道应该如何去演绎恩尼斯这个角色,包括眼神、动作、表情等细节,他在脑海之中都有一个画面。现在的埃文-贝尔也算是老演员了,而且还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员。

    但是,这一次出演“断背山”,他总是很难将脑海中的想法展现出来,准确来说,他每次拍摄结束之后,自己的感觉都不好,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呈现都不够到位,这种“不到位”让埃文-贝尔感觉自己的能力再次到达了极限。之前拍摄“改编剧本”的壁垒感就再次浮现了出来。

    上一次“改编剧本”时,埃文-贝尔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表现,遇到了瓶颈;这一次的“断背山”,埃文-贝尔是知道该怎么表现,但是却找不到了节奏。所谓节奏,其实没有那么玄乎,就是一个整体感,将自己和角色融合在一起,眼神、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的结合,完整地呈现出一个角色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