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蜂拥而至-《大艺术家》


    第(2/3)页

    艾略特-卡特早晨九点不到就已经悄悄潜伏在埃文-贝尔租赁别墅的外面了。记者,在新闻圈子里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技能就是不折手段,不折手段的捕获新闻、制造新闻。埃文-贝尔和媒体的关系的确说不上好,但其实也说不上恶劣。除了当初诽谤事件里被永久禁止采访十一工作室的那批媒体之外,埃文-贝尔才拿过来就没有特别针对哪家媒体,这也是媒体总是无法联手狙击的根本原因。在记者圈子里。只要有利益存在,记者联盟就是不可能形成的。现在,可是有无数家媒体都指望着依靠埃文-贝尔的新闻拉动销量,包括“首映”也是一样,只是他们采用的手段不同罢了。今天,也是一样的。

    艾略特-卡特虽然发起了这个记者抵制的阵线。但他知道是不可能完全狙击埃文-贝尔的,他们的联盟就如同沙滩上的城堡一般,不堪一击。所以,艾略特-卡特可不会傻乎乎地在家里等着,他必须占据先机,看看是否能够抢到先机,毕竟记者狙击阵线还是可以为他争取到一些主动的。

    就在这时,一批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朝别墅方向走了过来,艾略特-卡特不由朝来路方向看了过去,当他看到那超过五十人的记者阵容时,他已经完全目瞪口呆了。十家获得专访权的媒体居然联手抵达了别墅,看来,在新闻圈里打滚的一个个都是老油条,没有人是傻子。

    艾略特-卡特正在瞠目结舌的时候,他视线的余光却敏锐地发现到了,别墅四周居然出现了不小的骚动,他连忙转头看了过去,在埃文-贝尔别墅周围他视线能及的地方之内,至少就看到了七名潜伏人员。聪明人不仅仅是只有艾略特-卡特一个。

    显然,记者狙击阵线的壮大速度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但是这个阵线互相背叛的速度也就如同雪球出现在五月份的戛纳一般,迅速就消融了。要想在戛纳“滚雪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们表面上与艾略特-卡特连成了狙击阵线,但是背地里的小动作却是一直没有间断,探查消息、制定计划、互相算计、背信弃义……正如之前所说的,只要有新闻利益的争夺,记者之间的联盟就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更不要说,那获得专访权的十家媒体,即使顾忌吉尔-雅各布,也不可能被束缚住了手脚。

    艾略特-卡特看着周围的骚动,还有耳边越来越近的喧闹,他知道,他想要占据先机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了。重点是,那七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而且周围肯定不止这七个人……

    在十家获得专访权的媒体之中,艾略特-卡特还看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媒体“银幕”的身影,于是,谜团又得到了解释。吉尔-雅各布和埃文-贝尔“不欢而散”的新闻不管是空穴来风还是真有其事,但至少没有大家渲染的那么夸张,戛纳电影节依旧对埃文-贝尔这个年轻人表示了友好。

    于是,艾略特-卡特顿时就觉得自己被耍了,他就好像跳梁小丑一般,从昨天到今天的这段时间内,上蹿下跳地联系记者同僚、煽风点火地拉动狙击联盟。结果,埃文-贝尔根本都还没有应招,就只是惬意地吃着早餐、喝着咖啡、说着笑话,自己所有的努力就化作了乌有。

    艾略特-卡特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在这种局面之下,其他无数媒体都会立刻争先恐后地争取采访机会,他是绝对没有机会的。艾略特-卡特唯一能够感到欣慰的就是,“香水”在戛纳电影节的评论两极分化、备受争议,将来电影在美国上映时,他总算可以抓住机会扬眉吐气一会了。于是,艾略特-卡特明智地选择了离开。

    在离开时,艾略特-卡特看到了至少有百人以上的记者规模朝埃文-贝尔租赁的临时别墅蜂拥而至,那种烟尘滚滚的热闹景象,几乎让人以为环法自行车比赛经过了这条林荫小道。

    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媒体“银幕”在第一时间就采访了埃文-贝尔,询问埃文-贝尔对于“前天大放厥词、昨天电影就遭受到了巨大争议”这件事的感受。而埃文-贝尔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模样,他只是笑呵呵地说到,“还记得我之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的话吗?我说过,戛纳的观众们绝对有权利不喜欢任何一部作品,包括我的作品。我有权利不喜欢其他人的作品,其他人自然也有平等的权利不喜欢我的作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