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伦敦巡演-《大艺术家》
第(3/3)页
即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埃文-贝尔以二十三岁之姿就创作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从目前看来,“江郎才尽”的可怕局面也不会出现在埃文-贝尔身上,那么他就仍然有资格继续创造辉煌,继续在成就经典的道路上前行。
除了“泰晤士报”为首的一种媒体惊为天人的狂呼,反而是最早关注埃文-贝尔的“q杂志”显得更为冷静一些。
“q杂志”对于埃文-贝尔“第一次”世界巡演依旧给予了至高的赞誉,他们认为埃文-贝尔在舞台掌控力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那种将全场每一个角落都掌握其中的自如,轻而易举就将演唱会的节奏纳入埃文-贝尔的范畴。埃文-贝尔的演唱会,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繁琐的服装,没有华丽的舞蹈,但是埃文-贝尔表演的可看性、可听性、标志性却是无可取代的,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视听盛宴”,将音乐的神奇无限发挥到了最大,将现场的魔力无限发挥到了最深,那种震撼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了解。这是值得铭记的。
不过“q杂志”同时也提出了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观点,埃文-贝尔太过不务正业了。埃文-贝尔目前在音乐方面平均是两年一张专辑,今年的专辑还没有任何消息,如果埃文-贝尔能够专注在音乐上,想必他的成就绝不仅如此。
当然,“q杂志”的观点代表了音乐界的观点,也代表了电影界、建筑设计、心理学研究等各方面的观点。埃文-贝尔的不务正业永远都是让人头疼、甚至扼腕的一个“缺点”。但是,反过来说,埃文-贝尔的不务正业却是他张扬个性最淋漓尽致的表现,如果埃文-贝尔变成了一个专心致志在一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他的才华是否还会如此惊艳,这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
不管如何,埃文-贝尔不务正业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他的粉丝们了,他们可以在各个领域尽情地关注着偶像的一举一动,粉丝的生活永远都不会出现“无聊”这样的字眼。
结束了伦敦的演出之后,整个演出团队紧锣密鼓地回到了波士顿,当埃文-贝尔重新回到美国境内的时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会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即将画上句号。
继续爆,求月票,求订阅,求年度作品票!(未完待续)rq
Ps:书友们,我是七七家d猫猫,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