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 公司之争-《大艺术家》
第(2/3)页
虽然格莱美最终成功澄清了自己,但意外与贿赂挂上钩,并且接受检查。这件事本身还是让格莱美元气大伤,再加上整个低迷的音乐市场、混乱的唱片公司,即将拉开帷幕的第四十九届格莱美确实是让人担忧不已。
格莱美颁奖典礼不像奥斯卡,整个颁奖季各大风向标、影评人协会斗智斗勇,已经把整个电影颁奖季都作为一年一度的庆典在对待。格莱美的竞争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大部分的竞争都集中在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内部的评委之中,当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格莱美的影响力还没有强悍到奥斯卡的程度,足以影响全年其他各大颁奖典礼的走势。
所以,虽然格莱美的颁奖典礼是在二月中旬举办,比奥斯卡也就早半个月而已,但是格莱美的提名名单却早早地在十二月初就公布了,不像奥斯卡提名名单等到一月底大部分颁奖典礼都尘埃落定之后才出炉。
第四十九届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名单出炉之后,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埃略特-斯皮策**官那份调查报告的影响力,以各大唱片公司为标准,华纳唱片的提名数一跃成为了首位,足足六十二项提名比起其他三家唱片公司都更加出色,首先在提名名单上就占据了主动;环球影业、索尼贝塔斯曼唱片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与百代唱片相持不下,出现了往年难得一家的格局。
其实从歌手阵容方面来说,环球音乐底蕴深厚,否则之前也无法多年霸占音乐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的位置了,玛丽-布莱姬的强势回归,黑眼豆豆的新兴崛起,u2、王子、雪地巡游者,都拥有绝对实力,依旧不可小觑。
索尼贝塔斯曼唱片则通过整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鲍勃-迪伦、南方小鸡、约翰-梅尔、约翰-传奇、贾斯汀-汀布莱克、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碧昂斯等,这样全明星的阵容豪华得让人睁不开眼,难怪2005年时能够拿下全球音乐市场占有率的首位。
百代唱片虽然日渐式微,但是保罗-麦卡特尼、酷玩乐队这样中间歌手依旧让他们保持了足够的竞争力。
2006年实现大反超,最终拿下全球音乐市场占有率第一位的华纳唱片,可不仅仅是只有埃文-贝尔一名歌手,虽然有埃文-贝尔这一个人就已经抵过一大片歌手了,但是在华纳唱片的旗下,詹姆斯-布朗特、红辣椒乐队、麦当娜、奈尔斯-巴克利、绿日乐队、恩雅、凯莉-安德伍德等歌手的阵容,比起竞争对手也丝毫不弱。
在歌手的较量之中,大家旗鼓相当,从年终音乐市场占有率微弱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华纳唱片、环球音乐、索尼贝塔斯曼唱片的缠斗依旧还在继续。但是在格莱美奖项的较量之中,埃略特-斯皮策**官的那份调查报告就显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风向作用,埃文-贝尔领军的华纳唱片在提名上居然力压全明星阵容的索尼贝塔斯曼唱片,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了。
但是在整个提名名单之中,提名数之冠居然不是去年创造了全年奇迹的埃文-贝尔,而是美国节奏蓝调的老将,重新复出的玛丽-布莱姬,她最后赢得了八项提名,领跑所有歌手,这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冷门”。不是玛丽-布莱姬不够好,只是埃文-贝尔实在太强势,而且他一向都是格莱美宠儿,这一次在提名上居然就处于落后的位置,确实是没有人能够想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