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屡战屡败-《大艺术家》


    第(2/3)页

    在那之后,无论是“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还是“越狱”,埃文-贝尔更多都是在幕后指挥。已经很少参与到前线去了。这一次“生活大爆炸”的制作也是如此。

    自从三月初确定将“生活大爆炸”签约给十一工作室之后,比尔-普拉迪和查克-洛尔就在全力修改第一集的剧本,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一集剧本只有二十分钟的内容;但这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必须在第一集之中就把亮点表现出来,也许不多。但至少要让观看试播的观众看到发展潜力。

    三月底,查克-洛尔向科特-拉波特提交了申请,开始面试演员,三周之后演员全部面试完毕,挑选了一批全新的演员之后,开始进行拍摄。相对于筹备期的挣扎和痛苦,拍摄反而进程十分快,才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一集拍摄完毕,后期制作也准备就绪。与cbs电视台预约试播时间,然后就到了今天。

    按照计划,比尔-普拉迪和查克-洛尔,再加上负责这个项目的科特-拉波特,前往黑石大厦进行谈判,但查克-洛尔看到埃文-贝尔正在纽约,不由就想邀请埃文-贝尔一起前往,毕竟“生活大爆炸”这个提案之前已经在cbs电视台试播过两次了,即使自信从容如查克-洛尔也会不由自主地担心:第三次真的能一切顺利吗?如果有了埃文-贝尔,是否会好一点呢?

    试播以及讨论合作细节,其实也就是一个下午的事,埃文-贝尔也就没有拒绝,和科特-拉波特一起从王子街九号出发,抵达黑石大厦,和比尔-普拉迪、查克-洛尔汇合,一行四人就朝电梯的方向走去。

    “演员们的面试一切都还顺利吗?”埃文-贝尔会有此一问,是因为不久前,查克-洛尔在面试演员的时候,曾经询问过科特-拉波特,是否要埃文-贝尔过目之后才算数。

    由于十一工作室身上属于埃文-贝尔的烙印实在太过深刻,这让人们不由自主就与梦工厂联系起来。十一工作室和梦工厂的相似之处可不仅仅是发展轨迹这一方面,在领导人的部分也是十分相近的。

    梦工厂名义上是有三驾马车,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杰弗瑞-卡森伯格、大卫-格芬,但真正意义上一直在掌控局面的都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习惯于过问公司电影部门的每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主义进行规划判断。当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出“侏罗纪公园”、“.外星人”等商业大片时,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一个票房逐利的导演,但事实上,他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导演,所以他的很多判断都太过不切实际,最终导致票房的惨败,这也是梦工厂快速破产的重要原因。

    至于管理音乐部门的大卫-格芬,一直都是和蔼可亲、可有可无,对于权力的掌控向来不介意;管理动画部门的杰弗瑞-卡森伯格倒是一直尽心尽力,目前梦工厂动画也依旧是整个好莱坞最挣钱的一个部门,但他太过于执着动画领域、执着于打败迪士尼,从而对梦工厂大方向上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归根究底,掌握大局的一直都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梦工厂的经历成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败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十一工作室其实也是如此,名义上公司是泰迪-贝尔、埃文-贝尔两兄弟掌管,而伊登-哈德逊则是隐形的三把手。但事实上,谁都知道,十一工作室就是埃文-贝尔的一言堂。十一工作室内部的尚恩-梅耶尔、托马斯-兰辛等人都有说话的资格,但他们很少能够说服埃文-贝尔改变主意,相反他们还需要征询埃文-贝尔的意见来做决定;至于能够说服埃文-贝尔改变主意的泰迪-贝尔和伊登-哈德逊,这两个人一直以来都是听从埃文-贝尔指挥的。这就是使得十一工作室所有的决策其实都可以看到埃文-贝尔的身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