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 评委行列-《大艺术家》
第(2/3)页
在提名阶段,所有学员会员都有资格投最佳影片的提名,而在其他奖项中。提名人是由该部门工作的学院成员投票选出。简单来说,在提名阶段,一名以演员身份加入学院的会员可以投五个部门的选票,男主角、男配角、女主角、女配角和最佳影片,而一名以导演身份加入学院的会员就只能投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在评奖阶段,全体会员都有所有奖项的投票权利,除了纪录片、外语片和短片三个部门——记录短片、真人短片和动画短片之外,都是必须由在电影院看过所有提名影片的人才能投票。学院在设计选票的时候就体现了这一点,因为寄给常规会员的选票是不包含这五个项目的,要想投票这五个部门,必须先去指定放映场看完所有的提名电影,然后在电影院现场索取选票投到设在电影院的票箱里。
换而言之,除了那五个部门之外,其他奖项是所有人都能投的。当然,能投不代表会投,一般奖项的专业性越高,投票的人就越少,很多非专业会员会故意把这些奖项空出来不投,而相关专业的会员则肯定会投,从而自然造成该奖项的归属由相关专业会员投出的结果。
从艺人们每年晒选票的情况来看,影片、导演、表演和剧本合计八个主要奖项基本人人都会投,然后美术类别的奖项也相对多一些,技术类别里音效和视觉奖项投的人十分少,剪辑奖项相对而言会好一些。其实,归根结底,人人都有投票的资格,但出于专业性的考量,还是专注于自己领域比较合适。
在好莱坞一直都有这样一句话,奥斯卡的提名靠实力,得奖则靠运气或者说靠人品,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在评奖阶段,六千名评委都有投票资格,而这些评委之中演员是最庞大的群体,所以有一个好人缘是十分重要的,人品和运气缺一不可。相反,在提名阶段,由于只有本部门的协会成员才有资格投票,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实力认可,能够跻身最终提名五强的作品,都说明是得到了各自奖项部门的至高认可。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入围了提名却最终与奖项失之交臂时会说“能够入围就很荣幸了”的原因,虽然客套谦虚是一方面,但这也是事实。
在诸多部门之中,每年演员部门人数的增加都是最多的,门槛也相对而言稍微低一些,比如说今年的评委名单之中,演员就接近三分之一,“第六代007”丹尼尔克雷格、从“老友记”走出来之后成功转战大屏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刚刚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詹妮弗哈德逊、出演过“阳光小美女”和“四十岁老处男”的史蒂夫卡瑞尔等人都入围了评委名单,除此之外,瑞恩高斯林、艾迪墨菲等人也都幸运获选。
而导演部门的门槛一向都被公认是最高的,这一点从业界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许多美国导演固然对奥斯卡的小金人垂涎不已,但业内美国导演工会的最高荣誉也被公认为是伟大导演不能错失的奖项。在导演这个位置上,由于其特殊的专业性,无论是美国导演工会还是学院的评委阵容,都十分慎重。每年能够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五个席位,都是慎之又慎。
比如说刚刚凭借“窃听风暴”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这位自编自导的德国新锐虽然成功进入了学院评委阵容,但却是以编剧的身份入围的。可见学院的谨慎了,也可以看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新人门槛十分严格也是由来已久的习惯了,甚至在吸收新会员时体现了出来。
今年,在一百一十五位入围评委阵容的名单之中,导演部门的新鲜血液只有两位,如此稀少,和艺术指导并列为今年新人最少的两个部门。
以导演身份入围的两个人,其中之一是保罗格林格拉斯。这位拍摄出“血腥星期天”和“九十三号航班”的个性导演,记者出身,视角尖锐敏感,节奏紧凑写实,题材真实残酷,从1998年依靠“飞份之想”赢得瞩目之后,才气就一直得到肯定。2004年一部“谍影重重2”更是赢得了如潮的掌声,将商业动作电影重新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高度,在和“机械公敌”的正面对抗也丝毫不落下风,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就可以看出这位导演的出色了;而“谍影重重3”依旧由他执导,将于六周之后上映,也是备受瞩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