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 史诗佳作-《大艺术家》


    第(2/3)页

    丹尼尔这里,四部曲分别是,日常开采工作;不折手段购买居民油田;矿工意外、送走儿子、杀死假冒兄弟,最终与儿子的决裂以及与伊莱的决斗。而伊莱这一边则是,日常的牧师生活;传教时使用的表演手段以及教会事业的蒸蒸日上;殴打父亲以及为丹尼尔洗礼时的爆发;最终与丹尼尔决斗以及亵渎神灵。

    其实这种心理转变过程并无新奇之处,许多史诗作品都是如此,但是埃文却用‘内敛’一词将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内敛的叙事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完全掩盖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使这条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完全被融入剧情之中,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观众带领进入了一个巅峰。

    内敛,这就是‘血色将至’的关键词,一个‘将’字的使用,让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同时也成就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有史以来的最佳演出。

    在电影之中的第一次冲突情节的铺垫中,面对前来讨钱的伊莱,丹尼尔为什么会毫无征兆地爆发呢?真的是毫无征兆吗?其实不然。这种长时间的内敛压抑与突然的爆发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成为了这部作品之中最让人拍手叫好的环节。

    丹尼尔和伊莱第一次在饭桌上关于买地时的谈判,其实丹尼尔就对伊莱不满了,我们可以看到丹尼尔语气、声音上的细微变化,显示出了他内心对油田的迫切,而伊莱的阻止和贪婪,却让丹尼尔厌恶——之前在信号山那里居民们的百般阻挠就让丹尼尔直接离开,选择了靠北的一块地下手,由此可证。

    另外,伊莱企图在钻井的开工仪式上传教从而建立威信,伊莱表现式的传教方式,都是丹尼尔厌恶的部分。但由于油田一直没有出油,所以伊莱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丹尼尔就一直强忍着自己对伊莱的厌恶,利用伊莱与居民进行沟通。

    而油井出油时造成的意外,导致耳朵失聪。这也是丹尼尔愤怒的来源之一。伊莱就在此时,以救世主成功预言油田会出油的姿态出现在了丹尼尔的面前,自然就引来了丹尼尔的大爆发。于是。冲突就诞生了。

    在埃文的镜头之中,压抑和内敛一直是主旋律,一个个细节的拼凑将每一次的爆发都讲述得清楚明白,这才是‘血色将至’这部电影最出色的部分。这种展现人物性格的细节设置贯穿了整部作品,比如说丹尼尔和假冒兄弟的对话和相处,比如说丹尼尔和几次见面、对话时的表情以及动作,都在一点点雕塑着丹尼尔的人物性格。有趣的是,丹尼尔朝黑暗的迈进的步伐每前进一步。他的事业就会越成功,换而言之,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血色’的来临,这无形之中又与电影标题形成了呼应。

    所以,当电影最后**来临时,有关邪恶的种种情景就会像瀑布一样在观众眼前酣畅淋漓地飞流而下!

    这种高度的凝练而内敛的黑色,成就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经典演出。也成就了埃文-贝尔制造的史诗佳作!”

    “帝国”的评论其实有些零散,并没有针对一个主题展开叙述,但是其对“血色将至”这部电影的核心“内敛”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从另外一个角度将电影送上了经典的宝座,同时也对“首映”的荒谬评论做出了最有力的反击。

    另外。威廉-伍德的“娱乐周刊”自然也不会错过“血色将至”这样一部佳作,威廉-伍德以“伟大的导演!伟大的表演!”撰写了评论,也毫无疑问是称赞之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