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久违水城-《大艺术家》


    第(2/3)页

    “抱歉,没有。”售票员这次的回答是英文了,可惜依旧简洁明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埃文-贝尔顿时是目瞪口呆,他第一次听说一个国际电影节居然没有英文场刊的。虽然说威尼斯电影节是在意大利举办地,意大利语势必是官方语言,但没有英文场刊这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是都被拿光了,还是没有。”

    售票员看埃文-贝尔是不肯罢休了,这才解释起来,“如果想要看电影节相关信息,请登陆威尼斯电影节的官方网站,上面就有提供英文场刊。实体场刊的话,我们并不提供。”

    埃文-贝尔必须承认,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刷新了他的底线,虽然他不喜欢戛纳电影节、对柏林电影节也有些恨铁不成钢,但和这一次的威尼斯之旅相比,戛纳和柏林的筹备工作显然要好了不止一个档次。埃文-贝尔不知道马克-穆勒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前后也接手威尼斯电影节四年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些细节上有所疏忽呢?

    埃文-贝尔让原本还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挥了挥手作罢,满脸都是无可奈何。其实英文场刊也就是外国记者需要,真正前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大部分都是意大利本土观众,他们阅读意大利语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能说,威尼斯电影节对外国记者没有优待,这绝对会得罪不少专业媒体

    难道是威尼斯电影节的运营出了问题?从埃文-贝尔目前的体验来看,票价的提高、服务质量的降低,无疑都是和资金直接挂钩的。仔细想想也是有可能的,威尼斯之后举行的多伦多电影节势头越来越迅猛,这使得威尼斯和柏林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档期遭受强劲对手的排挤,柏林受到了奥斯卡的排挤,威尼斯则必须和柏林争高低。今年威尼斯参展影片质量普遍不高,除了编剧大罢工的后续影响之外,紧接着举行的多伦多电影节也是巨大威胁。所以,估计威尼斯电影节现在在预算、赞助等方面估计也遇到了问题。

    摇了摇头,把胡思乱想甩出脑袋,埃文-贝尔随手抽了一份意大利语场刊朝放映厅走去。意大利语都看不懂,但是宣传海报和日期还是可以看懂的。其实距离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已经没有剩下几天了,九月六日就是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了,大部分参赛作品都已经展映。埃文-贝尔看了看,“蕾切尔的婚礼”、“拆弹部队”、“摔跤手”以及“朱诺“就是剩下三天时间里的重头戏了,从主委会的拍片方式也可以看出——美国作品都被安排在了尾声——他们还是希望用好莱坞的瞩目来拉动更多的关注。

    此时短片单元的首映式已经结束,而短片历来不是最受瞩目的环节,所以放映厅里观众并不多,四百多个观众席只坐了三分之一的观众。埃文-贝尔坐下来之后,“前夕”就开始播放了,不过十七分钟的作品很快就放映完了。

    埃文-贝尔借着并不明亮的灯光朝场外走去,一边回想着刚才观看的短片。突然前方就传来一个声音,“前面有柱子”,埃文-贝尔顿时就抬起了眼睛,往前看去。前方明亮的视线站着一个娇小的身影,由于逆光的缘故,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长地延伸出来,而眼前的人完全被包裹在光晕之中,根本就看不清楚。

    埃文-贝尔朝前走了两步,“这就是所谓的柱子?”埃文-贝尔的视线在眼前之人身上打量着,嘴角的笑容浮现了起来。

    站在埃文-贝尔面前的,正是“前夕”的导演,娜塔莉-波特曼。“怎么样,电影如何?”娜塔莉v波特曼是专门第二次前来观看自己的作品,与剪辑室里观看的感觉不同,电影院里的效果总是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优点如此,缺点也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