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评委主席-《大艺术家》
第(2/3)页
“明年我会追加预算,已经谈好了赞助。我打算邀请更多北美发行公司来威尼斯。”马克-穆勒坦诚地说到,反正这些信息明天的记者发布会上他也会公布,现在提前一点告诉埃文-贝尔也无所谓,“比起重复以前的成功来说,改革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埃文-贝尔没有说话,他知道马克-穆勒的话肯定没有说完。
马克-穆勒顿了顿,看到埃文-贝尔那仅仅是微笑的脸,只好继续说下去了。“明年开始。威尼斯电影节将永久xing地调整到每年九月的第一个周三开幕。”
换而言之,就是比现在推迟十天左右举行。这让埃文-贝尔眉头微微挑动了一下。马克-穆勒的盘算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随着多伦多电影节的崛起。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就是威尼斯电影节了。以今年为例,本来就因为去年年底编剧大罢工而陷入危机的北美电影市场,佳作的数量大幅度下降,而在面对威尼斯和多伦多两个紧接着的电影节的对比,北美电影公司自然是选择多伦多,这才造成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冷清。
其实埃文-贝尔原本也是这样的打算,“朱诺”最初就是预定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的。所以,威尼斯电影节的窘境一目了然。
马克-穆勒知道,如果威尼斯不做出改革,那就是坐以待毙,所以他必须主动出击。推迟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时间,这就使得威尼斯的举行时间与多伦多有重叠之处,而且距离提前一个月的北美颁奖季也更加靠近了一些,这会让威尼斯的竞争力有所提高。再加上追加投资邀请北美制片公司前来威尼斯,可以想象,明年的威尼斯对北美吸引力势必会成倍增涨。
为了继续加大手中的筹码,马克-穆勒还是希望埃文-贝尔能够再次光临,这对于话题xing也是有帮助的。马克-穆勒看到埃文-贝尔表情微微一动,他也只是稍作停顿,就接着说了下去,“其实如果你愿意的话,评委会主席的位置我也想交给你。”
如果说吉尔-雅各布希望埃文-贝尔出任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纯粹就是互相利用的立场,那么马克-穆勒有同样的想法,固然有借助埃文-贝尔的想法,但更多却是因为如今埃文-贝尔在国际影坛的地位。想象一下,年仅二十五岁的导演大满贯得主,埃文-贝尔的才华和能力,埃文-贝尔的锐气和年轻,对于整个威尼斯电影节来说都是质的改变。
不过埃文-贝尔还是一样的态度,他摇了摇头,“对于评委会主席的位置,我没有兴趣。”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埃文-贝尔对于评委的位置是有些抗拒的,因为他知道电影节评委会的职责是多么重要,他们肩负的是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和个人品味,向所有参加电影节的影迷推荐参展影片,这一份责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得益于上一辈子的记者经历,埃文-贝尔很清楚地知道,其实要成为一名优秀影评人是多么困难,因为真正出sè的影评人必须对自己的影评负责,他们不仅仅是在对一部作品做出评判,更是以自己的底蕴和生活经历对电影这样一个艺术品进行折shè。即使是一部恶搞喜剧电影,也是一整个团队辛勤劳动制作出来的成品,也许他们的目的就是博君一笑,或者是以小成本的制作大捞一笔,但能够出现在大屏幕上的作品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影评人的责任其实很重要,他们不同于普通影迷,可以肆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影评负责!
所以,埃文-贝尔知道自己的斤两,他不认为自己适合成为评委,因为他的个人观点太过强烈,很难保持一个客观的立场,这对于电影节来说是灾难。毕竟这不是“埃文-贝尔的观影指南”。
“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选,”埃文-贝尔接过话题说到,虽然他对评委主席的位置没有兴趣,但并不妨碍他帮助马克-穆勒一把。听到这话,马克-穆勒刚才因为埃文-贝尔的拒绝而略显黯淡的眸子,不由又亮了一些,“李.安。”
马克-穆勒听到这个名字,恍然大悟,粗粗一琢磨,觉得似乎有点什么,而且隐藏的深意也越来越有趣,他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再次展露了起来,“不知道哪个电影节有这个荣幸,邀请你第一次出任电影节评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