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 申请投资-《大艺术家》


    第(2/3)页

    汤姆-福特点头表示了同意,“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汤姆-福特和埃文-贝尔在自助餐桌旁边靠墙的柱子旁边停下了脚步,细细地交谈了起来,“我想拍摄的故事,其实是改编自一本,是一个关于同性恋的故事。”

    埃文-贝尔露出了理所当然的表情。汤姆-福特早就已经公开出柜了。他和他的伴侣已经相知相守二十年,这段恋情不仅在时尚圈,甚至于在整个娱乐圈里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汤姆-福特和自己的伴侣已经度过了癌症的困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声色犬马的时尚圈里携手走过了二十年。这简直是频临绝种的爱情奇迹。

    “原著是一本叫做‘单身男子’的,讲述一个恋人去世之后。男主角痛不欲生,最后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故事。”汤姆-福特的话一点点唤醒了埃文-贝尔的记忆,他是知道这部电影的,因为这部叫做“单身男子”的电影是科林-费斯的佳作之一,这也为他赢得了一个奥斯卡影帝提名,随后第二年科林-费斯又依靠“国王的演讲”连续第二年赢得提名,并且最终加冕奥斯卡影帝。

    这部名叫“单身男子”的电影,是改编自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于1964年创作的同名,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学里教书的英国教授:这个角色在埃文-贝尔的记忆中,由科林-费斯演绎之后,确实十分出色,让人不得不拍手赞叹。这位教授相恋了十六年的爱人遭遇车祸突然辞世,在人生的最低谷期,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故事背景是1962年的南加州,乔治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日里他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都极具绅士风范。在学校里,乔治是一个受到学生爱戴、同事尊敬的老师;在生活里,他是一个和气、善良的中年男子。不过,乔治的性取向异于常人,他是一个公开了身份的同性恋。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生活了十六年。

    可是,不幸却恰恰选择了这一对平静的男人,乔治的爱人出了车祸,死了。面对自己爱人的离去,乔治迎来了自己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他竭力在人前保持着温文尔雅的绅士形象。却日日活在对故去的爱人无尽的回忆之中。与同爱人一样有着性感唇形的西班牙男子攀谈,随着时间的消逝他变得郁郁寡欢、变得沉默不言。于是,他想到了自杀——毕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在乔治这个年龄想要再找到一个同性恋爱人难于登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展现在乔治眼中的世界,蜕变出了新的样子。

    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的这本出版于1964年,在那个充满了躁动、反叛和不安的年代里,这样一部沉静而悲伤的被评价为“最美的同性恋文学”。

    “我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完全无法理解书中那种相守十几年的‘同性之爱’,但我依旧被打动了。”汤姆?福特不仅是在和埃文-贝尔交谈一个电影项目,更是在闲聊着关于他的生活,记忆不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年代,“我当时已经明白了自己是一个同志,但是还没有一个恋人,我也没有公开宣扬这件事。正好是在那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本,中的苦闷、悲观和彷徨的情绪打动了我。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和消极的情愫真真切切地写出了我的感受。我渴望找到自己的爱情,但是又无处开口,就像里的乔治一样,我甚至想过自杀。”

    “2006年,我试图筹备我的第一部电影,乔治的形象第一时间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汤姆-福特的盘算埃文-贝尔并不意外,2006年,那是“断背山”引起无数轰动之后的一年,同性恋题材作品如雨后春笋,但真正能够引起轰动的,也就是今年的“米尔克”了。“我希望可以把属于我们的生活展现出来,但更重要的,不是‘同性恋’这个词汇,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联系,我们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我们身边那些值得珍惜的人。我希望表达的,仅此而已。”

    埃文-贝尔一直都没有插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汤姆-福特说完了之后,看着埃文-贝尔露出了一抹略显拘谨的笑容,“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拍摄这样一部作品了吧?”

    埃文-贝尔点了点头,他可以感受到汤姆-福特那种感同身受的真切。难怪汤姆-福特会想要自己亲自上阵执导这样一部作品,他作为一名同性恋——而且和自己的伴侣相守了二十年,在“单身男子”的这个故事里,感受绝对是超乎寻常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