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库存告急-《大艺术家》


    第(2/3)页

    埃文-贝尔本来就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想象一下。读者阅读到“魔戒”这样的史诗巨作,或者阅读到“百年孤独”这样的恢弘佳作。亦或者是“追忆似水年华”这样值得反复参阅的作品,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是会不断在书页上摩挲,感受着一个个铅字与自己之间的联系。但相反,如果阅读到水准不够的作品时,则会感觉很是遗憾,同样的文字,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够产生的效果也相去甚远,甚至会让人中途放弃,不忍继续读下去。

    “一天”这部作品,与其说是为了出版而专门写的,不如说是灵感迸发之后,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思绪沉淀下来的一部随笔。如果这些读者只是因为“埃文-贝尔”的名头来支持,那么他们就很难感受到这本里的真情实感,这会让埃文-贝尔觉得很遗憾的。当然,如果读者们只是为了支持埃文-贝尔而购买了,结果拿到手中却直呼“坑爹”,这就更加不是埃文-贝尔的初衷了。

    在埃文-贝尔看来,购买书籍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因为纸质书籍不是电脑里随时可以删除的一个文件,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物品。从埃文-贝尔家里的书架就可以看出他对书籍的爱护了。如果买了一本自己不喜欢或者根本就不会阅读的书,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眼前的人山人海,越是热闹就越是让埃文-贝尔觉得偏离了自己当初预想的轨道。不过埃文-贝尔也只是想想罢了,他知道自己也是有些矫情了。如果他真心不想让人们因为他的名字而过来买书,那么他大可以用一个笔名来进行创作,又或者不要组织今天的签售会;既然用了本来的名字出书,又参加了签售会,眼前的盛况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才对。埃文-贝尔自己都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果然还是有装逼的文艺范。

    将内心这些矫情的骚动都按了下来,埃文-贝尔打起精神投入了签售会之中,既然“一天”已经出版了,那么就坦然接受大众的审阅。这其实和音乐、电影没有什么区别,大众会因为“埃文-贝尔”的名号而过来看热闹,但如果他们不喜欢,他们依旧不会口下留情的,更不会掏腰包将书籍买下来。道理还是一样的。

    至于眼前这比“五”的签售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盛况,埃文-贝尔也只能是笑纳了。签售会埃文-贝尔参加过很多场,只是以前都是专辑,今天是,载体不同罢了。一个小时的签售,埃文-贝尔才不过签了不到两百人而已,后面还是有大批大批的粉丝涌来,如此热情让人又看到了打折季时第五大道的景象,甚至还要更加疯狂。

    一个小时的签售结束之后,埃文-贝尔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向莱斯-瑞尼要了一个喇叭,对着眼前不断在低声交谈的粉丝们说到,“注意,请大家注意好吗?这里是书店,请保持安静,虽然这很不容易。”埃文-贝尔说完自己都笑了笑,现场这约莫八百多人也都发出了轻笑声,“今天我过来参加签售会的时候,我可没有指望现在这样的场面,所以首先我必须说一句谢谢。”

    互联网时代,推特或者说微.博这样即时信息平台的强大威力,埃文-贝尔是第一次亲身体验,也不得不感叹。这召唤的速度也太快了,简直堪比大召唤术。

    现场其实原本就不吵闹,只是有着一种压抑的嘈杂声而已,所以听到埃文-贝尔的声音,所有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齐齐看向了站在二楼的埃文-贝尔。“今天,我在这里,只是一名作家,第一次写书的作家。”埃文-贝尔开口说到,“虽然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我的作品,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现场又笑了起来,“所以,喜欢的人希望你们可以在书中得到共鸣,不喜欢的人,即使你们不卖我也不会伤心的,当然,你们愿意收藏的话,那除了我之外,出版商和书店也都会喜笑颜开的。”

    埃文-贝尔这直白的话让现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就连莱斯-瑞尼等人也都不由露出了笑容。

    “谢谢大家的捧场,我想我今天回家之后必须重新阅读一遍,在大家提出意见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一回,免得到时候看到书评的时候心脏病发作。”埃文-贝尔说话的时候始终带着调侃的笑容,现场的笑声更是一阵接着一阵,“最后,今天的签售会到此为止了。感谢大家到场的同时,即使大家对我的没有兴趣,也希望能够在书店里找到一本合适自己的书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