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7 美国之声-《大艺术家》


    第(2/3)页

    年轻人发表了自己的宣战言论之后,就打开了后台通道的门,朝着眼前近在咫尺的舞台方向走了过去。

    摄像机镜头进行了切换,交给了舞台的镜头。舞台的镜头四面八方都有,但目前导演关注的镜头则站在了年轻人的背后,耀眼的灯光之下,年轻人的身影看起来很挺拔,在光影之中让人不由侧目。

    四位评委亚当-李维、席洛-格林、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和布雷克-谢尔顿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背对着舞台从左到右依次而坐。听着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就知道又有选手登场了,虽然说参赛选手都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但是为了节目效果,观众还是会十分捧场的,特别是在选手的表演十分精彩的时候,观众甚至会起立鼓掌、欢呼,将盲选的特殊魅力全力营造出来。

    所以,观众们的欢呼倒是一点都不稀奇。不过这一次观众们的呼喊声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亚当-李维朝着自己右手边的三位同事看了过去,这个气氛有些不正常,难道是因为来人的外貌太夸张了?不见得是帅气或者漂亮,有时候老爷爷老奶奶前来参赛,也会制造出这样的效果。

    布雷克-谢尔顿等三个人也都在左右看着对方,眼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兴趣。但这就是盲选的特点了,即使评委们再好奇,他们也看不到选手,只能通过选手的演唱来进行识别,因为一旦转身了,这名选手就是自己队伍中的一员。“美国之声”是选手们的选秀,但同时也是四位导师相互竞争的一个过程,所以盲选转身时还是要十分谨慎的。

    现场清澈的钢琴声就响了起来,如同水银泻地般流畅,在“美国之声”的盲选阶段自带乐器上台的选手有不少,所以并不稀奇。听这个前奏,耳熟的旋律立刻就在脑海里投射出“道歉(apologize)”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在盲选里其实挑战的选手还是不少的,因为这种流行摇滚的曲风本来就比较容易改编,同时歌曲的难度很大,对于发挥出选手的实力也是有不错烘托力的。但问题就在于能够完美演唱的选手,却是不多,毕竟经典的演绎难度显然也是加倍的。

    这就好像在盲选过程中,有不少人尝试演绎埃文-贝尔那几首超高难度的歌曲,但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埃文-贝尔的那一份掌控力,要想把埃文-贝尔歌曲的深邃魅力展现出来,这实在是太困难了,除非只是在卡拉ok娱乐娱乐,否则就算是不少专业歌手,都不敢轻易挑战埃文-贝尔。

    所以,当前奏响起的时候,四位评委既有期待,也有些失望,更多还是对选手表现的好奇。

    意外的是,这名选手的前奏比想象中长了一些,由于盲选阶段每名选手的表演时间只有九十秒到一百秒左右,所以大家都是竭力在这个短时间内将自己最扎实的实力表现出来,前奏相对而言都会比较短。虽然“道歉”这首歌的前奏十分经典,那段大提琴旋律惊艳了无数人,但这是一个选秀比赛,旋律的精彩和选手的表现可没有关系——即使这段钢琴演奏是选手演奏的。

    不过很快,布雷克-谢尔顿就从这段演奏之中听出了亮点,眼中不由露出了光芒。“道歉”的前奏用大提琴演奏时,那种苍莽悲凉的气氛会变得异常恢弘,但是这名选手却使用了钢琴来表演前奏,将前奏之中的悲怆感都融化在音符之中,刻意放大了旋律之中悲伤的绝望之感,这种改编显然是来自选手自己的创作,可以预见,这名选手并不是中规中矩地表演“道歉”这首歌,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创新,那么演奏也就算是选手表演的一部分,难怪前奏比预期中长了一点。

    布雷克-谢尔顿朝自己左手边的同事们,露出了笑容,不过大家都在期待着选手的声音,并没有人转过头来应和布雷克-谢尔顿。
    第(2/3)页